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报道->专题调研->三峡工程投运后长江防洪策略研究调研->在线报道
湖北省水利厅总工陈斌汇报荆江大堤加固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时间: 2004-04-27

 

一、概况 荆江大堤是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北岸的一段重要堤防,上起荆州区枣林岗,下迄监利县城南,纵贯荆州市荆州、沙市、江陵、监利四区(县),全长182.35公里,是江汉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直接保护面积1.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00万亩,人口1000余万。在其保护范围内,还有武汉市、荆州市和江汉油田等重要工业基地,在全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荆江大堤被纳入国家重点基建项目,列为确保堤段。 荆江大堤不仅承担着极为重要的防洪使命,同时也是长江最为突出的险要堤段。其所以险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荆江河段形势险恶。河道安全泄量与上游巨大的洪水来量不相适应。荆江洪水主要来自宜昌以上地区。洪水出三峡后,以排山倒海之势进入长江中游。宜昌至枝江一段两岸有丘陵束流,江水不致漫溢为害;流经枝城后,进入地势平坦的两湖平原,因河道弯曲平缓,水流宣泄不畅,加之上游洪水又常与清江、沮漳河及洞庭湖四水相遇,致使荆江地区频繁地受到洪水的威胁。仅近百年来,就曾发生1860、1870、1896、1931、1935、1954、1996、1998、1999等年的大洪水。长江上游洪水通过荆江下泄,上荆江沙市河段的安全泄量,包括松滋口、太平口的分流量约为60000立方米/秒,而上游宜昌站近百年来实测洪峰流量超过60000立方米/秒的即有24次。此外,据调查,1870年和1860年,宜昌站洪峰流量甚至分别高达105000立方米/秒和92500立方米/秒。下荆江石首河段,包括藕池口的分流量,则仅可安全通过约50000立方米/秒。这就是荆江河段防洪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威胁荆江大堤安全的主要因素。加上荆江河段由于多年洪水向南分流淤积,逐渐形成南强北弱的局面,北岸地势一般较南岸低5~7米,汛期洪水位常高出堤内地面10多米,如果大堤发生溃决,巨大的洪水以高出地面10米以上的水头倾泻而下,不仅荆北广大地区尽成泽国,长江还有发生改道的可能,从而造成毁灭性的灾害,故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2、江湖关系复杂。长江上游来水在进入荆江河段后,每年均有相当一部分水量要经过南岸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分流入洞庭湖调蓄,与湖南的湘、资、沅、澧四水汇合后,复由城陵矶注入长江,因而形成了复杂的江湖关系,即一方面江水不能不通过洞庭湖调蓄,另一方面江水在入湖调蓄时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又导致湖泊的淤积和萎缩,加上湖区围垦,在近一百多年里,洞庭湖的自然面积已由6000平方公里减少到1983年的2691平方公里,容积已由1949年的293亿立方米,下降到1995年的167亿立方米。由于洞庭湖的萎缩,荆江分泄入湖的水量已经逐年减少。据水文部门实测,1954年四口的分流量为27580立方米/秒,占沙市河段洪峰流量的55%;1974年减少到20424立方米/秒,占沙市河段洪峰流量的39.9%;1998年减少到18420立方米/秒,占沙市河段洪峰流量的34.3%。 3、荆江大堤本身存在的严重弱点。一是堤基渗漏。大堤建筑在冲积平原之上,堤内渊塘沼泽密布,堤基粘性土壤覆盖较薄,中层是弱透水性的细砂层,底层是强透水性的砂卵石层,直接与江水连通,因此,汛期翻砂管涌严重。二是堤身隐患很多,其中尤以土栖白蚁为害最甚。1954年汛后普查发现,蚁巢密度严重堤段每公里达300余处;再加沿堤城镇堤街遗留下来的房屋墙脚、阴沟、茅坑、砖渣、瓦砾等,仍然埋藏堤内,成为大堤严重隐患。三是大堤许多堤段长江深泓逼近,迎流顶冲,河势多变,崩岸剧烈,特别是沙市至柳口堤段,历史上滩岸崩塌频繁,“摧地辄数十丈”,新中国成立后虽经大力整治,但崩岸仍时有发生。目前堤外大部分无滩或窄滩,河泓直逼堤脚。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历史上大堤溃决频繁,沿岸人民深受洪水之苦,故有“水来打破万城堤,荆州便是养鱼池”的谚语流传。据史料记载,自东晋太元年间(约392~394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的1500多年中,溃决即达97次之多。溃决发生的频繁,由明代平均10年左右发生一次,发展到清代平均每5年左右发生一次。灾情之惨重,尤以1788、1931、1935等年为甚。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和1998年长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虽尽全力防守,但洪水造成的灾害仍然严重。 二、工程建设情况 荆江大堤肇基于东晋永和年间,至明代堵塞郝穴,清代填筑庞公渡口,至此大堤全线连成整体,大堤长度在建国前自堆金台起,至拖茅埠止,计124公里。后因防洪需要,从1951年起将其起点延伸到江陵枣林岗,1954年汛后又将终点下延至监利城南,全堤始为现之长度。 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水利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荆江大堤的防洪安全。国家历年投资对荆江大堤的滩岸崩塌、堤基渗漏、堤身隐患三大险情进行整治。从1950年至今,累计完成土方约13800万立方米,石方约770万立方米,投资约98184万元。 1、建设标准 建国初期,以1949年沙市水位44.49米的相应水面线超高1米为堤顶高程,面宽加大到6米,内外坡比1:3。1954年大水后,针对大堤出现的严重险情,堤顶高程以1954年沙市最高水位44.67米加超高1米,面宽7.5米,外坡仍为1:3,内坡堤顶下3米起,其上为1:3,其下为1:5。1968年长江中下游防洪座谈会确定的加固标准为:按控制沙市水位45米超高1米为堤顶高程,面宽加大到8米,并在沿堤填塘固脚。1975年,荆江大堤建设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加固标准:按控制沙市水位45米、城陵矶水位34.4米加安全超高2米为堤顶高程,面宽8米至12米,堤内外平台加宽到30~50米,加厚到2~5米。 2、工程完成情况 荆江大堤从1975年正式纳入国家基建设项目以来,共分为两个时期进行加固,其中一期加固工程从1975年至1983年,完成土方2300余万立方米,大堤护岸长度54.25公里,护底长度12.12公里,完成投资1.18亿元。二期加固工程从1984年至2003年,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堤防加培土方4651万立方米,沙市、郝穴、监利三大河湾65公里河段的护岸,改建加固涵闸5座,堤顶混凝土路面182.4公里,房屋拆迁2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8638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7837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8010万元。

相关信息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      版权所有  |  北京北科博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