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热点专题->首届长江论坛->媒体关注
保护长江,把目光投向未来
  2005-04-26 16:31  

图为长江上筑起的三峡大坝

    人民日报海外版讯(记者 赵晓霞) “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等部门,长江干流各省、区、市政府及国内外相关机构坐到一起,共商长江的保护与发展,尚属首次。”日前,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在武汉举行的首届长江论坛上如是说。

    ■缘起:流域管理需要交流平台

    2004年10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三届三次会议上,国合会流域综合管理课题组向国务院提出了创建“长江论坛”的建议,目的是推动长江流域各利益相关方在流域管理过程中的积极参与。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上下游、左右岸之间都很想知道对方的想法,但可供大家交流的平台却较少,也缺乏各部门、单位坐到一起系统讨论长江保护与发展的机会。”长江论坛组委会有关人士感言。

    打破条块分割,搭建一个决策者、学者、公众共同参与的平台成了当务之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长江流域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论坛的创建提供了机遇,”李利锋说。长江论坛可谓应时而生。

    ■诞生:健康长江得到积极响应

    在国务院支持及相关部门、单位的响应下,在国合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长江水利委员会3家最初发起单位的积极推动下,相关各部门及沿江各省、区、市迅速行动起来,发起单位扩展到27家。4月16-17日,首届“长江论坛”在武汉如期举行。

    论坛由提议到建立,只有不到半年时间,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筹备召开,很重要的一点,是与会代表愿意坐在一起共商长江的保护与发展。“2月初,我们发出第一轮通知,很快即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这大大加快了论坛的筹备速度,”李利锋介绍道。论坛也吸引了众多国际组织的关注,“就在论坛开幕前一天,很多国际组织还在报名参加。”蔡其华告诉记者。

    ■共识:建立有效管理协调机制

    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180余名政府和有关组织的代表及专家学者,围绕长江的“保护与发展”这一主题,各抒己见。会场外,餐桌上,甚至在电梯里,仍可见代表们交谈讨论的身影。

    “解决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需要有效的跨行政区的现代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一语中的:“保护长江生命之河,需推进流域综合管理。”蔡其华指出,维护健康长江,要建立有效的流域管理协调机制,通过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管理以及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保护、开发和利用好水、土等自然资源,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以及可持续发展……

    与会代表关注的重点不再仅限于部门、地区,而是放眼整个长江流域,经过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达成最终共识,共同发表《保护与发展———长江宣言》。

    ■展望:公众参与长效运行起步

    在各界人士对首届长江论坛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人们把目光投向将来。陈宜瑜认为,今后应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比如,适时启动“长江节”或“长江周”系列活动;建立“长江论坛”的长效运行机制,设立理事会,负责论坛总体设计;同时设秘书处,作为论坛常设办事机构。

    据悉,第二届长江论坛将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承办。今后,“长江论坛”将围绕“保护与发展”这一主题,选择不同的热点问题和重要议题作为论坛年度主题,每两年一次,轮流在长江流域各省、区、市召开。“长江论坛是开放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部门、单位加入,”李利锋说。

    长江论坛在探讨大江大河的管理上作了有益探索,“在此基础上,希望更进一步,能对流域管理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李利锋颇有感触。有关人士认为,“长江论坛”对解决我国涉及跨部门、跨地区管理的问题,同样是很好的“起步”。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04月22日 第二版)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