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热点专题->首届长江论坛->媒体关注
对话长江水资源保护
  2005-04-26 14:06  

本报记者 朱俊君 周长征

编者按 4月16日,以“保护与发展”为主题的首届长江论坛开坛,论坛通过倡导科学、文明、先进的河流文化,推动全社会采取统一措施和行动,从国家整体利益角度出发探寻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开发的总体战略与规划。4月8日,记者就长江水资源保护的一些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专程采访了首届长江论坛组委会秘书长翁立达。

对话专家:翁立达 首届长江论坛组委会秘书长 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教授级高工

    人民长江报: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长江水资源,保护好长江水资源有何重要意义?

    翁立达:目前,水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在很多国家,水资源已经被视为战略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资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她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更是当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长江横跨我国东、中和西部三大地区,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长江水资源量9958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量的1/3。但是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短缺,在世界排名只有122位。加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洪涝、干旱和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保护好长江水资源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保护长江的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长江流域,由于南水北调工程三条线路均从长江调水,随着工程的完工,长江将惠及大半个中国。另外,从水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长江不仅是中国水生物资源的宝库,也是世界淡水生物资源的宝库,保护长江十分重要。

    人民长江报:长江目前的水资源现状如何?

    翁立达:要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比较。从横向比较,长江由于水量巨大,与我国其他主要河流相比,水质相对较好。从纵向比较,与20年前的长江相比,长江水资源污染已经相当严重,水质不断恶化,虽然局部有所控制,但是总体呈不断恶化趋势,不容乐观。与20年前相比,长江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增加了近一个数量级,而总氮和总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如九五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即太湖、巢湖和滇池均位于长江流域,汉江1992年以来多次发生“水华”,东海接近长江入海口的海面是我国近海赤潮最为严重的区域等,都以不同侧面反映了长江的水污染状况。

    困扰长江干流的近岸污染带问题也比较严重,1982年,长江干流近岸污染带为482.5公里,而到了1992年上升到570公里。长江干流水质在1983年到1990年间,基本上以Ⅲ类水或优于Ⅲ类水为主,而在1991年到2001年间,长江干流水质明显下降,Ⅲ类水只占干流河长的72%左右,有的江段甚至出现了IV类或V类水。而支流污染比干流更严重,如沱江去年3月和5月两次重大污染事故造成100多万人一个多月饮水困难。

    从省界断面监测的情况来看,2004年4季度57个省界断面监测点有29个属Ⅲ类水质,占一半以上。2003年水资源公报显示,在38513公里长的评价河长中,劣于Ⅲ类水的河长占了22.5%。

    人民长江报: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三峡库区、长江源头区等重点区域的水质如何?

    翁立达:目前来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水质总体良好,除总氮外都能达到II类水标准,但库周包括水库上游的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汉江上游还没有一个污水处理厂,入库支流的污染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以来,库区干流水质尚未发现明显变化,但由于蓄水后水流的顶托作用,水流变缓,导致局部支流河段、库湾出现了“水华”。为保护三峡库区水质,国家已投入392.2亿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使这些设施良性运转,真正发挥效益。曾经是无污染的长江源头区域,由于人类采矿、打猎和过度放牧活动的增加以及气候变暖,导致雪线上移,冰川后退,沙化等生态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人民长江报:您认为造成长江水资源目前现状的原因有哪些?

    翁立达:首先是认识上的原因,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长江水量巨大,释污能力强,于是把长江当作“排污沟”任意排污,殊不知污水中许多有害物质是不能降解的,而且有累积效应。其次是政府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和对排污企业的监督力度不够,地方保护仍然十分严重。长江流域总体经济实力不低,但长江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污水处理率低于全国水平,城市江段和流经城市的河流污染十分严重,这就是因为都把长江当作一条最大的“排污沟”而造成的。

    人民长江报:为保护好长江水资源,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了哪些主要工作?

    翁立达: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及长江委等为保护长江水资源作了大量的工作。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近年来主要开展了水资源质量监测工作,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建立了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现拥有551个水质站和680个水质监测断面的监测网络,涵盖整个长江流域,进行每月一次的定期监测;组织对长江水环境近岸污染带展开调查;80年代组织制定了干流的水资源保护规划,目前正在制定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中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制定了流域水功能区划,作为水资源监督管理的依据;启动开展了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目前已接近尾声;依法加大力度监督污染源,查处了安琪、伟业等一批污染企业,起到了较好的威慑作用。

    人民长江报:应从哪些方面着手保护长江水资源?

    翁立达:要保护好长江水资源仍然面临很多难题。首先,要使全社会认识到,保护长江水资源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正确处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提倡科学发展观,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其次,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流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要以流域为单元,加强综合规划与管理。目前存在不少认识问题,因为许多污染大户往往是利税大户,造成政府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同时还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由于治污成本高,使企业的“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使部分排污企业不建污水处理厂或是建了却只在被检查的时候开一下,运作不到位。第三,要谨防“毒鸟西飞”,防止一些污染企业利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机会进入中西部。第四,要建立健全长江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长江水资源保护条例》,依法科学管理,保护好长江水资源。

    人民长江报:西南诸河尤其是怒江的保护与开发备受关注,对此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翁立达:对于西南诸河水资源的开发的认识,首先要结合我国石油能源短缺而水电资源丰富的国情,不能像自然主义那样一概反对,但在开发过程中要以保护优先,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抵制类似“跑马圈水”的无序开发,应在流域综合规划指导下有序合理开发。

    同时也要认识到,虽然水电能源相对于火电或石油来说有清洁的优点,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仍然会造成负面影响,如不少水电站的引水式发电造成部分河段脱流,对水生物的影响尤为严重。因此,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的目标,而不是环境遭到破坏之后的补偿手段。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在水电开发中必须处理好移民安置问题,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使移民能长居久安,使水电开发真正造福当地的百姓。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必须建立补偿机制,而且在工程运行调度中必须符合流域管理的统一要求。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