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及风险评估技术

2017-12-20

  一、项目名称:气候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及风险评估技术

  二、获奖年份、奖项名称及等级:2015年大禹奖一等奖

  三、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郑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四、主要完成人:严登华、王浩、张建云、杨志勇、钟平安、赵勇、宋新山、张继权、王国庆、翁白莎、鲁帆、秦天玲、王军、李传哲、张诚、叶茂、袁喆、鲍振鑫、杨贵羽、刘翠善、肖伟华、王小军、万金红、刘艳丽、翟家齐、邵薇薇、梁忠民、金君良、冯杰、王宇辉、赵志轩、丁相毅、于赢东、贺瑞敏、刘少华、田雨、关铁生、陈根发、邢子强、张冬冬、佟志军、陈向东、赵晓祥、尹军、张萍、白军红、张学霞、张金萍、曹永强、许钦

  五、成果介绍:

  本项目属于应用基础研究,主体依托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气候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及风险评估”(课题编号:2010CB951102),重点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旱涝灾害“发生了何种演变?为何发生?将来会怎样?如何应对?”等几个问题开展理论与技术研究。本项目以黄淮海地区为研究区,系统分析了黄淮海地区多尺度旱涝灾害演变规律,识别了黄淮海地区旱涝灾害演变的驱动机制,预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淮海地区旱涝灾害风险,提出了黄淮海地区旱涝灾害风险综合应对的体系,系统构建了气候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及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本项目具有三个方面的原创性特色:(1)基于广义水平衡演化的区域旱涝事件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通过流域水循环、多类型干旱、暴雨-产汇流-防洪工程调度-风险分析的全过程综合研究,实现了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的统一评价;(2)基于“分解-耦合”模式的黄淮海地区旱涝灾害系统多尺度孕育机理。定量分析了单因子对旱涝灾害演变的驱动,识别了多因子对旱涝灾害演变的耦合驱动,科学揭示了多因子耦合的旱涝灾害孕育机理;(3)基于三层风险评估的黄淮海地区旱涝灾害风险应对。通过充分暴露旱涝灾害风险、调整社会经济布局和降低脆弱性、优化工程布局与调度管理等三个层面,梯次明晰区域旱涝灾害风险应对重点及途径,提出了整体风险的应对策略。本项目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81篇,其中SCI检索论文76篇,EI检索论文66篇;出版论著9部,编撰图集1册;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81人;申报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7项。项目主要参加人员有1人担任IPCC/AR5作者,1人参加IPCC/SREX政府间评审,8人次获国家级荣誉称号,10人获得晋职。项目超额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考核指标;在中期评估为“优”,获得了追加100万元专项经费奖励;验收结论为“优秀”,得分96分,并作为项目的代表性成果。在水利部组织的成果鉴定中,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成果已在国家防办、国家气候中心及黄淮海等7个一级流域和12个省(区)的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与气候变化应对的业务主管部门得到成功应用,为旱涝灾害风险区划及重点区域水安全保障规划、工程规划设计及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安全运行调度与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气候变化评估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评估预估结果已被《第三次国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等采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旱涝事件呈多发、群发态势,社会经济发展导致旱涝灾害系统的暴露特性日趋增强,本成果需求区域广、行业门类多,推广应用前景广阔。针对黄淮海流域的应用性支撑成果可直接为该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减轻旱涝灾害、保障水安全提供直接的科学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