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15日,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邀请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驻华使领馆和媒体的代表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地考察澜沧江小湾水电站,参访茈碧湖、邓北桥湿地、阳溪、洱海生态廊道等地,深入了解中国在践行治水思路和生态文明理念等方面所作努力,特别是在保护澜沧江、促进流域水生态治理和水电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本次活动旨在向湄公河国家代表介绍近年来中方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分享澜湄水资源合作进展、成果以及中方所作积极努力,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澜湄水资源合作,助力澜湄六国共同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活动期间,举办了澜湄水资源合作多利益相关方国际研讨会。会上,各方围绕深化六国水资源合作、增进了解互信热烈互动,畅谈心得体会,分享经验做法。
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参赞孙鲁山首先介绍了刚刚在北京闭幕的澜湄合作第八次外长会有关情况,指出,今年恰逢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习近平主席还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发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全球呼吁,对澜湄合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澜湄合作启动七年来,六国秉持“发展为先、平等协商、务实高效、开放包容”的澜湄精神,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平台,取得系列务实成果。澜湄合作第八次外长会提出了下阶段重点推进的六个方向的工作,对推动澜湄合作走深走实、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中方真诚希望与有关国家牢牢把握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大方向,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带动在次区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与各国一道大踏步迈向现代化。在实现各自发展的同时,也为本地区乃至世界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孙鲁山重点介绍并高度评价澜湄水资源合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和重大成果以及中国所作努力和贡献,强调,相关合作为地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符合各国共同利益,期待六国进一步深化水资源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共迎风险挑战,共建互利共赢、共谋发展的水资源命运共同体,不断提升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共同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携手打造“一带一路”示范区、全球发展倡议先行区、全球安全倡议实验区和全球文明倡议首善区作出应有贡献。
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主任周智伟表示,澜湄六国水行政主管部门以落实《澜湄水资源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为主线,在机制建设、项目务实合作、水文信息共享和技术人员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取得有效成果。今年11月底,澜湄水资源合作联合工作组审议并原则同意《澜湄水资源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对未来五年水资源合作的重点领域和方向进行了系统谋划,希望澜湄各国以更大力度推进务实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问题,为共同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云南省水利厅副厅长高嵩介绍了澜沧江流域河湖生态治理、乡村振兴建设的成功经验,希望进一步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同各方一道,持续打造水资源合作新亮点,共同提升水资源治理与管理水平,推动澜湄水资源合作提质升级,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安全保障。
会上,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代表介绍了澜湄水资源合作进展和成果,华能澜沧江公司代表介绍了澜沧江梯级水库“调丰补枯”作用和澜沧江水生态治理、保护情况,云南大理州水务局代表介绍了澜沧江流域洱海水生态保护举措与成果。
外方代表对中方精心组织此次活动表示衷心感谢,纷纷表示,此访令他们印象深刻,大开眼界,一致认为,受益良多,不虚此行。他们对中方在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管理与利用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特别是推动水电绿色发展,发挥梯级水库"调丰补枯"重要作用深表钦佩和赞赏,认为中国经验值得认真学习借鉴和推广。他们高度评价六国水资源合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和丰硕成果,特别是中方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所作贡献,由衷感谢中方提供的大量宝贵支持和帮助,愿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提升区域水治理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增进人民福祉。
此次活动由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云南省水利厅、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大理州水务局协办。《环球时报》、《云南日报》、云南广播电视台和越南《人民报》等国内外媒体第一时间作了报道。